提升人工植牙成功率及延長使用年限,關鍵因素就在於完整的術前評估。專業牙醫師在人工植牙術前會執行整體口腔評估,仔細評估缺牙區的骨質及骨量是否有足夠的植牙空間、牙周健康狀況、咬合狀況等。牙醫師也會深入了解植牙病患是否患有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及是否正在接受放射治療,慢性病患者並非都不適合人工植牙,相反的,只要經過牙醫師仔細評估,並安排適當的植牙計畫,慢性病患者一樣能夠透過人工植牙手術重獲健康好牙!
 

先治療並控制牙周疾病

牙肉與牙根的間隙深度超過0.5cm,就是罹患牙周病的典型徵兆。初期牙周病症狀會出現牙齦腫脹、牙齦易出血,重度的牙周炎時,牙周病菌會引發患者自身免疫系統過度反應。牙齦異常出血可能是牙周病作祟。

傳統治療牙周治療,主要藉由超音波洗牙,以及牙根整平術,醫師在治療中、重度牙周病時候,會考慮「三合一雷射牙周療法」(M.C.P.),機械(Mechanical)、化學(Chemical)及光能(Photo)三合一的雷射牙周治療。

植牙最根本就是將各種不同材質的人工牙根,以手術方式鑲嵌牙床骨頭上,以替代自然的牙齒,可以單顆、也可以連續數顆做牙橋固定,不需磨小鄰近的健康牙齒,人工牙根的好處在於可以持久使用,也會比活動假牙在咬食上更有力。

在施行上顎竇提高術,骨床整合依其手術複雜度,最好需等待4~12個月,下顎至少2~6個月,齒槽骨才能與人工植體緊密的結合,直到骨整合完畢後再進行二接手術,將露出的人工植牙再與假牙根連結縫合完成,再等1~2個月讓牙齦癒合完成,就可以重建假牙,擁有與真牙般自然的贗復體。

坊間有標榜快速植牙或是當天裝上可立即進食的噱頭,但這些「快而不實」的手法卻讓病患總感覺有刺刺的不適,加上骨整合狀況尚未完成,有些患者甚至有咀嚼時的無力感。如果持續使用這些「不牢固的植牙」,可能會引發植體牙周炎,一般最多只能撐1~3年,植體即產生疼痛與動搖問題,除了患者有嚴重飲食困擾,植牙失敗也隨之產生。

醫師會視患者本身骨床條件的好壞來決定是否必須填補骨粉,若是骨床條件差也可採取快速植牙法來省去補骨的過程;也許費用較低也能暫時解決無牙的問題,但相對未來使用期限不會太長,必須有心理準備。


植牙實例